2018年5月在大连艺术学院召开的“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督导、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术交流会”会议上,国家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研究员在发言中谈到:
1.从总的方面讲,高校质量保障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,有两个最为核心的指标:
宏观:学校办学定位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(或者符合度)
中观:课程体系、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(贡献度)
2.质量保障或评估的技术手段主要有:听课、查阅文档、座谈会、数据分析等等。
3.专业的三级认证:
基本级 守底
国家级 促进
一流级 引领
4.今后,各省(江苏从2019年开始)及国家将按专业进行排名,并赋予相应的量级(如星级)。
5.高校质量保障工作总的价值导向或指导思想:面向学生,为了学生,让每个学生成为受益者,以学生为本位,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。
6.信息化,要从教学的信息化向教学的智能化转变。要高度重视“课堂教学管理平台”建设。
7.质量监控应当是一个闭环管理流程,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。有一所高校,督导队伍230人,校外30%,校内70%,人均3000元/年。
8.质量保障体系≠质量监控体系。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,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全程控制。
9.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不足和乏力,这是全国性的问题,最容易出教学成果。
10.有人提出要“逆向”设计人才培养方案。“正向”是从目标→规格→课程体系;“逆向”是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→课程体系→规格……
11.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有三个:课堂、实践和论文(设计)。
12.质量管理的制度≠质量标准。
13.各校在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上,有一个通病:规范有余,激励不足;他律强大,自律弱小。
14.在一个质量保障或监控体系中,应该有许多个“闭环”,如此,动态改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。
15.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,有三个看似平常但又十分重要的观测点:a全校开设的课程门数;b小班上课的百分比;c应届学生的毕业率。世界上名校的学生毕业率一般在60-80%之间。
16.在教师教学评价中,有一项是“同行评价”。为了克服同行评价的主观随意性,应当把课程建设、作业批改等作为“参数”加进去,这些是比较“硬”的东西,加进同行评价中,可达到以“刚”济“柔”的效果。
17.校院二级督导在分工上应有所侧重:校级督导抓“点”(如问题教师、问题课程、专项工作等);二级督导抓“面”,(如听课全覆盖、过程全监控等)。
(来源:国家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研究员大会报告)
学校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会稽路428号(稽山校区) 群贤中路2801号(镜湖校区),电话:0575-88349596,邮箱:zgb@yxc.cn
Copyright (C) 2016 XXX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浙公网安备33069802000007号
浙ICP备05014601号-1